543:成功登陆-《中华第一帝国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虽然在刚刚上岸的时候,他们看起来是那么的狼狈,毫无战术可言。

    可实际上呢,他们就是没有任何的战术,这也是6战队最奇葩的一点,在离开登6艇之后,他们的确不会去讲究任何的战术,所有人的任务只有一个,尽快的跑到距离你最近的掩体,然后为后面的士兵提供火力掩护,帮助他们登6。

    而真正的战术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的,而这种战术的弹性又比较大,所以说,6战队在这个时候大多数都是自由挥,直到他们冲到第一道防线下方的时候,才开始执行起之前安排的战术,用手榴弹去干掉第一道阵地内的敌人。

    42个班,成功登6的部队是33个班,原本有21个火力组,成功登6的火力组有17个,但是那些没有登6的火力组战士,他们的装备还是被人给带了下来,所以火力组还是有21个,这二十一个火力组就代表着二十一挺机枪和二十一门6o毫米迫击炮。

    因为距离太近,所以第一道阵地并不是这些火力组的目标,第一道阵地则是交给了步兵去解决,每个班配备的两支o3式自动步枪,在这种战斗中也还是具有很大优势的。

    这些火力组则是全部将目标转到了第二道阵地那里,迫击炮在锁定目标之后,炮弹一颗接着一颗的被射出去,当其冲的便是那五挺重机枪。平均四门迫击炮对付一挺重机枪。

    在配备了o8式通用机枪之后,现在全军正在加的淘汰老旧的马克沁重机枪,相比较o8式通用机枪,马克沁重量更大,射偏慢,火力压制效果差的问题毫无疑问的被o8式通用机枪给击败。

    而相比较于马克沁重机枪,一个主机枪手就能抱着乱跑,而且身上还可以携带一条三百颗的弹链不受任何影响,单凭这一点,o8式通用机枪淘汰马克沁重机枪就毫无任何压力。再加上每分钟高达9oo颗子弹的射,两挺机枪就能够抵上三挺马克沁重机枪所提供的火力,而且装上支架之后就是重机枪,射程虽然不如马克沁,但是其他方面都是完胜。

    所以,在登6之后的第二分钟开始,这仅余的四百余6战队战士便渐渐的扭转了战场局势,虽然整体局势依旧对他们不利,但是现在再也不是那个任由日军屠杀的时代了。

    步兵集中精力的对付第一道阵地内的敌军,机枪组则是压制第二道防线那里的敌军步兵,迫击炮则是重点照顾日军的重火力,反正锁定了之后一门炮先干过去一颗炮弹再说,如果重机枪还在开火,那就再来一轮,直到这个火力点彻底的消失为止。

    这也就是登6初期炮弹携带不多的原因,如果是以前,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,四门迫击炮至少也要来个三连,狠狠的搓一搓小鬼子的志气。

    前方的步兵打开了一道大约三百多米长的空隙,后方的日军防守兵力几乎被手榴弹给消耗的一干二净,几乎再也做不出什么像样的反击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