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要知道,在韩东道圈禁了李芳远的这些日以来,他们是有多少利益损失,赶早儿把这些帮明人送走了,他们还能多少捞回来一些损失。 可惜啊,这些只顾自己利益的朝鲜官员们,上书之后却是被李芳远给狠狠地呵斥了一顿。 而与此同时,这些家伙也被李芳远悄悄记了下来,每天都会单独将这些家伙叫来王宫之中喝茶,待这些人回府之后,被李芳远新组建的王宫禁军便会随后造访,将这些家伙给带往天牢。 如此过了几日,胆敢挑衅明军的那些没脑子的官员们逐渐销声匿迹,到后来更是见着明军就跑。 也正是因为这样,朱能所率领的明军总算是在朝鲜王国扎下了根。 …… 南京城震动了。 在消息传回南京城的时候,这消息便如疯了一般,开始向着大明各地传扬开来,短短的一个多月的时间,大明竟然就攻下了朝鲜王国! 不对,准确地说,应该是帮助朝鲜国王复国! 没错,换做是谁只怕都难以想象地到,大明的军力竟然如此地强悍,短短的时间就拿下一国! 在全明上下都沸腾无比的时候,大明的文武百官们齐齐上书,一者是庆贺大明朝帮助下属国‘清君侧’的完美成功;二者则是为朱能、朱松等所有前往朝鲜王国的讨韩大军高层表功。 尽管讨韩大军还没有回返大明,但是他们是有功于大明的,回来之后那些官位低、勋爵次的功臣,是铁定会借着这次机会飞黄腾达的。 虽说雪中送炭难,但锦上添花之事,谁又会嫌多呢? 大明都城南京,一大清早地,天上就下起了毛毛细雨,整个天地都被雨水给清洗了。 朱棣立在皇宫暖阁之外,看着园中冬雨落在地上那溅起的点点水珠,怔怔出神。 过了好一会,朱棣突然张口道:“郑和,朱能还有松弟他们离开多久了?” 郑和恭敬地回道:“万岁,年前的时候朱大人他们就率领大军开拔了,到今日已有一月零一十三日了。” “哦,已经这么久了吗?”朱棣的脸上突然出现了一丝苦笑,道:“倒是苦了这些兵士们了,连个除夕夜都未在家中与亲人相聚,而是奔赴异国他乡,抛撒热血和生命。郑和,你说说,待他们回来之后,朕要如何封赏他们才好?” 郑和微微一笑,道:“万岁,奴婢记得韩王殿下曾经说过一句话,叫做‘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’!对于这些出征在外的兵士们而言,自然是想挣得功勋,以此来加官进爵、封侯拜将!” 话说到这里,郑和就住了嘴,他是聪明人,知道自己是什么身份,主子问他,只是想听听他的意思,并非是让他给自己的主子拿主意。 “不错,‘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;天下攘攘,皆为利往’。”朱棣淡笑道:“这样吧,待大军救了那李芳远,杀了韩东道回到大明之后,所以有的兵卒们给他们一年的恩赏。有军功的,依功劳大小,给予官爵财宝的封赏,这样如何?” “万岁圣明!”郑和恭敬应声。 “万岁!” 就在这时候,有身披蓑衣的兵卒自大门处而来,尚在雨幕之中就单膝跪在了朱棣身前:“八百里加急!” “取过来!”郑和从那名兵卒的手中取过八百里加急密信,就如同以往那般顺手打开诵读起来。 当郑和念到朝鲜之噩已经化解,并且大明军队虽说有伤者兵卒不在少数,可是因此战而死的却是没有几个的时候,朱棣直接从郑和手里把密信给抢了过来。 半刻钟之后,朱棣忽然仰天长笑了起来,笑得很是畅快: “哈哈哈,赢了,竟然赢了!短短的一个多月的时间,我大明竟然就以极其小的代价拿下了整个朝鲜王国,神军,真乃神军也!” 从拿下瑜山城到最后汉城的兵临城下,细较真儿的话,朱能他们还真是用大军拿下了整个朝鲜王国。 当然了,这话也只能在大唐说说,若是搁在朝鲜王国的话,分分钟就会被人给抓了送官。 这叫啥?藐视王国,挑衅王国与大明东主国之间的关系,其罪当诛!(未完待续。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