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零六章 谎言(1)-《余宋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六州四十八县沦陷,乍听似乎极为严重。
    但事实上,明教此次起事,只不过蔓延波及两浙路而已。
    江南东路、江南西路以及兴化军,在起事十天后全都做出了应对之策,并且开始对两浙路进行封锁,严禁任何物资流入两浙路。从某种程度上,也限制了明教的影响力。
    大宋兵马百万之巨,其精锐大都集中在边塞。
    而东南之地,作为大宋的经济枢纽所在,虽不泛有彪悍的民风,但战斗力却很普通。
    不是南人不擅作战,而是风气使然,令大多数人不愿从军。
    方腊起事之后,虽所向睥睨,势不可挡。但实际上,他们所面对的,却大多乌合之众。
    只要朝廷重视,方腊就难有作为。
    这一点,包括宋徽宗赵佶也非常清楚。
    童贯愿意出战,也令他松了一口气。
    接下来,他要做的,就是安抚民心,稳定局势。
    之前,他手足无措,是因为不知道该从何处着手。而现在,高俅却给了他一个极好的切入点。
    他喜好风雅,爱奇石异物,确劳民伤财。
    但要说搜刮民脂民膏,赵佶实际上并不算过分。
    只是手下人借口为他准备花石纲,横征暴敛……说句不好听的话,赵佶也是背了黑锅。
    比如,朱勔在东南刮地三尺,搜刮民脂民膏无数。
    但实际上,他却扣留了至少一半。剩下的一半则在送抵汴梁后,又被人盘剥一遭。
    而落入宋徽宗之手的,不过十之三四。
    现在,官家要脱身出来,就只有拿朱勔做文章。对此,赵佶没有任何的负担,他只要能尽快稳定局势,至于其他的事情,自有蔡攸等一干亲信,为他办理的妥妥当当。
    当然了,要想平叛,也非易事。
    大军未动,粮草先行。
    调集禁军以及命西军南下,绝非一件小事,哪怕宋徽宗也知道,这需要一定时间。
    大军,暂时无法出征,那么两浙路的局势,就要靠江南的兵马。
    王禀、高杰……
    宋徽宗在记住了高余的同时,也记住了这两个人的名字,但愿得他们能够坚持住!
    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
    已入秋,秋老虎肆虐。
    不过,较之炎炎夏日的酷暑,天气凉爽许多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