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走到堂前的陆子安却并没有解释的意思,他负手而立,右手轻轻一拂。 这仿佛是一个预示,墙外嘭的一声,朵朵礼花争相燃放。 等到声音渐消,陆建伟走到台前,声音悠长地道:“拜师仪式,是一件非常隆重和严肃的事情。 常言道“生我者父母,教我者师父”,拜师讲求一个缘份,可遇而不可求; 因为弟子入门后,对师徒双方,就都有了一份责任。 师者于技精心传艺,于德以身作则,弟子心怀感恩,尊敬师父,知恩图报,这便是真正的师徒。 同时,也非常感谢诸位能在百忙之中抽空前来观礼,谢谢大家。” 所有人鼓掌,但目光依然顿在那空空如也的香案上。 陆建伟恍若未觉,自顾自地陈述:“百工门是新创立的门派,糅合木雕、玉雕、竹刻……于一体,意为集百家之长,其座下弟子分别为:应轩,男,20岁,擅木雕、竹刻。” 站得整整齐齐的人群里,为首的青年向前一步,向所有人行揖礼。 “陆阿惠,男……” 每念出一个名字,便有人出列,行礼。 “今拜于百工门下,务必勤勉研习技艺,不可荒废,誓为我国传统文化奉献出自己的所有力量。”陆建伟掷地有声。 所有弟子行半礼,声音宏亮:“誓为我国传统文化奉献出自己的所有力量!” 在众人疑惑的目光里,陆建伟落座于首席。 陆子安带领所有弟子,向师公行礼。 然后陆子安落座于主位,众弟子跪在他面前,事先准备好的拜师贴举过头顶,双手向老师呈上,并向老师行三叩首大礼。 应轩献上盖碗茶,举过头顶,态度无比虔诚:“师父,请喝茶!” 陆子安微笑着接过,轻啜一口:“人要有成就,必须刻苦努力,不可安逸自在。以后务必勤奋自勉,不忘初心,方得始终。” “谨遵师父教诲!”应轩重重磕头,眼底已经一片泪花。 头顶传来陆子安温和的、带着笑意的声音:“起来罢。” 慢慢爬起来,应轩双手接过陆子安送的信物,那是一柄精致又小巧的刻刀。 其他人也一样,每个人都得了一把很轻,却又非常锋利的刻刀。 最难得的是,每把刻刀的刀柄上,都留有一个小篆:安。 仅此一字,已值万金。 每个人都无比兴奋,无比激动。 握着刻刀舍不得放开。 在此之前,他们虽然跟着陆子安研习技艺,但一日没有成拜师礼,就只能被称为记名弟子。 只有通过拜师入门,才被视做真正的薪火传承,称为“入室弟子”。 所有人眼底都有些微青黑,显然昨晚睡得并不好。 直到终于礼毕,所有人脸上才终于绽放出一抹发自内心的笑容。 第(1/3)页